埃及人为什么制作木乃伊?古埃及的灵魂观与永生概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e2140 硬改 埃及人为什么制作木乃伊?古埃及的灵魂观与永生概念

埃及人为什么制作木乃伊?古埃及的灵魂观与永生概念

#埃及人为什么制作木乃伊?古埃及的灵魂观与永生概念|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埃及人对永生的追求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耳闻,那么埃及人的永生是什么样的?很多人可能看过1999年环球影业著名的电影《木乃伊》。这个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公元前1719年(大约是第二中间期的第十三王朝或十四王朝),古埃及第四王朝建造第一座金字塔的伟大工程师兼政治家埃默霍特普与第十八王朝君主图坦卡蒙的王后阿克苏娜姆私通,最后因谋害了第十九王朝的塞提一世被处刑,但他一度复活并祸乱1923年英国统治下埃及的故事。当然我们不排除重名的问题(比如阿克苏娜姆),故事的历史背景依然可以说是乱七八糟一塌糊涂(我依然喜欢这个片),但片中的木乃伊的形象还是深入身心,给全球的观众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在古埃及人心目中,木乃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会是这样在街上活蹦乱跳,吸干人类体液的鬼怪吗?

         要说明的是,在古埃及的视角看来《木乃伊》当中的情景是绝对不可能的,至少在正常情况下古埃及人绝对不会期待木乃伊走路、说话,更不要说来个当街杀人了。古埃及的灵魂观念很复杂,我想对于现代人的我们来说并不好去理解。简单来说在古埃及人眼里,人类的灵魂大抵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生命的本质“𓂓”,一个是生命力“𓅽”。当然要理解这两个鬼画符,光使用俩暧昧的形容词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电影《木乃伊》中的形象生命的本质𓂓

         “卡”(Ka / kꜣ),古埃及圣书体文字写作𓂓,是两个向上高举的手,用我们今天的理解,它可以描述为“灵魂”,或者说卡是古埃及认为的生命的本质。和现代人观念不同的是,卡不像我们当代人理解是无形的纯精神上的存在,而是具体有形的,一般来说卡和它的主人一模一样,像人的另一个身体。在古埃及的很多艺术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卡的形象,我想古埃及卡的雕塑大概是世界艺术唯一一种具体表示一个灵魂的案例。

         可以看下面这个作品,这个是古埃及第十三王朝的国王荷尔的雕像,我们看到他的头上就有卡的象形文字的图形,这说明这个雕像表现的不是荷尔本人,而是荷尔的卡。古埃及人相信国王或法老是神创造的,而在一些表现神创造国王的艺术品中,神不但创造一个国王本人,还要创造国王的卡,就好像创造了两位国王一样。在人生存的时候,卡会与人如影相伴,但人们并看不到。当人死后,古埃及人会用一个很有趣的表述方式表达死,即“某人去了他的卡那里”,似乎表示了卡在人死后是作为肉体的替代品。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卡理解为人类肉体的一体双生的兄弟,是一种生命的不同形式,人在活着的时候人们以肉体的形式存或,死后则以卡的形式继续存在。

荷尔国王的卡的雕像

         古埃及人相信在人死后卡会离开人间,其去处有二,一是上天,二是去到西方的冥界。在古王国时期,上天是国王的特权,国王由神创造,死后自然是回到神的怀抱享受永生。而对于其他大部分人来说,结果就是去西方冥界,至于到冥界之后的事情古埃及人似乎很忌讳去谈论,我们可以很合理地推测,其实卡到冥界之后最终还是会毁灭。所以在古王国时期永生大概是国王的特权。不过天国的大门也不是完全向大众关闭,国王可以通过赠送丧葬用品赐予普通人永生的特权。此外这一时期的贵族和民众也喜欢把墓葬修建在国王的金字塔旁边,他们期待着国王在金字塔中升天的过程中也能顺手把他们一起带走。

         但不管怎么说获得永生一直都是每个人的梦想,所以中王国开始,奥西里斯信仰逐渐普及,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人人得永生的终于实现了。人们相信只要信奉奥西里斯,每个人的卡在死后都有机会飞升到天堂获得永生,尤其是如果能够埋葬在奥西里斯大神的埋葬处——阿拜多斯(奥西里斯被兄弟赛特所杀,被制成木乃伊后复生成为冥王)就更是无上的殊荣。在埃及人高涨的热情下阿拜多斯自然也是一墓难求,面对天价的墓地价格,大部分百姓必然无力承担,不少人只好在那里立一块墓碑假装自己被埋葬在那里。

         当然奥西里斯也不是毫无底线的神灵,无论如何进入天堂也是有一定条件的,那就是要经过亡者审判的,否则都是白扯。下图展示了神话中亡者审判的画面,首先胡狼头的阿奴比斯(注意不是狗头)把死者带到审判大厅,然后他把死者的心放到天平上称重,天平另一头是一根鸵鸟毛,这可不是比谁的心轻,羽毛代表了玛阿特女神(圣书体𓆄),玛阿特是古埃及的另一个玄学概念,用我们现代的语言来说大概可以描绘为“宇宙的秩序”或者“万物的公理”一类的,或者简单来说描述为“正义”(不太合适但好理解),旁边的鹮头神是托特负责记录结果。若结果显示你生前善行,心灵纯洁,则可以继续前进觐见奥西里斯大神(画面右侧端坐在宝座上的绿脸人)并被赐予永生,否则死者会被天平下那个怪物吞吃而万劫不复。所以我们看到,在古埃及墓室内镌刻的墓主人自传中,每一个埃及人几乎都是彻头彻尾的大善人,他们的一生都包围在崇高的善行与为国家忠贞的奉献当中,这实际上是为了避免被怪兽吞吃。当然古埃及不是真善美的童话世界,世上也不可能存在绝对善良的心灵,这些铭文不过是老王卖瓜的自夸而已。每个人一生多少都做过那么几件亏心事,而且到底行善到什么程度才算可以通过审判这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古埃及人为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升入天堂呢?对于这种考虑,《亡灵书》应运而生,它是改编自古王国时期铭刻在国王墓室内祝国王永生的颂文的——《金字塔文》。《亡灵书》被写在纸草上兜售,祭司们宣称其具有魔法,只要在亡者审判中朗诵它,你就能通过审判。不过它并非什么高深智慧的妙语箴言,纠其内容仅是一些声称自己绝对纯洁以及讨好众神的陈词滥调。对于未知的焦虑这种事,我想对于由古至今的人类来说都是共通的情绪,今天不少人大概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作为消除焦虑的人心灵寄托,《亡灵书》自然成为了著名的畅销书,每个人都要买那么一本带入坟墓。有些学者认为《亡灵书》的出现让古埃及人的道德沦丧,人们开始放肆作恶。当然这只是想当然的推测,并找不到任何一丁点的证据,至少在古埃及人的自述中他们永远都是正能量爆棚光辉人物。

反应亡者审判的壁画维持生命的𓅽

         说到这里我们还没涉及到木乃伊,那木乃伊究竟有什么用?这就涉及到古埃及人另一个观念——“巴”(Ba / bꜣ),圣书体写作𓅽,用我们现代人的话解释可以说“生命力”。在天堂之中人的卡不是说就能无忧无虑,而是需要一定的能量维持的,这就需要祭司举行的丧葬祭祀以维持卡的生存,而巴就是享受这些祭祀的对象。巴在人死后会留在人的尸体上,经过祭司举行的“开口仪式”来激活,尸体就具有了生命力,注意这个有生命力绝对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就活过来活蹦乱跳,而是一种抽象的属性。

         我们大概可以把“巴”理解为一个媒介,他把祭司为死者提供的贡品转化为能量输送给在天堂的卡,让卡能够在天堂享受永生,而巴需要居住在死者的木乃伊上面。所以为自己的巴提供住所才是古埃及人不遗余力保存木乃伊的原因。

         巴和古埃及的丧葬习俗有很大关系,比如埃及人的陵墓中都有一个假门,这些假门不是纯粹的装饰品,而是供巴出入的,巴会从这些假门进出寻找贡品。   还有古埃及人把棺材或丧葬面具面具做成人生前的样子或,这是为了巴能够辨别木乃伊从而方便找家设计的。但实际上除了王室贵族外棺材基本都是量产的,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造型而非死者外貌的真实写照,这样的设计似乎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不过图坦卡蒙的面具和他本人确实相像),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负担得起一个特制的棺材,所以我想在古埃及迷路的巴应该很常见。事情到了希腊化和古罗马时代有了好转,一种廉价的表现方式出现了,就是借用古希腊和罗马的绘画技术把死者肖像画放在木乃伊上(如下图),这种廉价做法不但让平民大众都能都负担得起,而且还能忠实反映死者相貌(但其实都是理想化的形象,比如我们看到死者肖像都很年轻,这倒不是说当时的人都短命,而是故意被画的年轻,以表达对青春年华的向往)。

希罗时代古埃及的死者肖像死亡的状态𓅜与死后的生活

         最后我们还要说到的一个概念,死者的卡、巴与木乃伊结合,共同组成了一个集合体,古埃及人称之为“阿赫”(Akh / ꜣḫ),圣书体写作𓅜,它表示一个人死的状态,准确来说他是一种既死又活的状态,即一个人在人间死亡并在天堂永生。当然“阿赫”虽然表示已死的状态,但他也可以再死一次,而这种死就是彻底的消失。

        阿赫是脆弱的,他可能有多种死法,如在前往天国的途中发生意外(前往天国的旅途貌似不是很安全),又或是失去了神灵的庇佑(在古埃及的宗教中从未提及这样的可能性但我们看到古埃及人依然对此十分焦虑)。我们发现古王国时期以后埃及人对于死后世界的看法似乎越来越焦虑,就好像死后的旅途变得越来越艰难一样( 古王国时普通人可能没有永生的权利,但他们也没有显示出太多焦虑 )。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人力不可控因素,如果你想问有什么实际可操作的方式杀死一个阿赫,那倒是有一个,这说起来既简单又困难,就是抹杀他的名字。古埃及人相信,一个人的生命力来自于他的名字,广泛来说是一切生物的一切属性都来自于它的名字(这种概念似乎这几年被不少流行文化创作借鉴)。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古埃及的国王继位的时候都会获得所谓的王衔,身为国王的资格不在于国王本人而在于王衔,一个人能成为国王是因为他有了王衔而非我们当代人理解的反过来。同理一个人有了名字才会存在,若名字消失则生命力亦不复存在。我们经常看到在古埃及仇人之间互相抹掉对方的名字,这是一个极低成本可能杀死对方的方式。第十八王朝,异端法老埃赫那吞与女王哈特谢普苏特都因为得罪后人而被大量抹去名字,古埃及人相信这么做两人的阿赫就会彻底的死去。显然对于这两为王的抹杀是失败的,因为即便是三千多年后我们还是清楚的知道他们的名字。

         死者灵魂持续存在的另一个前提是祭祀活动,所以丧葬祭祀的停滞可能会让天国的卡无以为继。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古埃及人死后往往会给神庙的祭司留一笔丧葬基金,一般是一块地产,继承这块地产的人要履行对死者的祭祀活动(原则上这块土地是不能买卖的),这样的行为也受到法律的保护。这种基金能运作多久呢?至少从古埃及的文献记载当中我们可以知道有超过100多年还在连续运作的案例存在。但祭祀基金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尤其是战乱时期神庙祭司很可能会跑路),如果祭祀停止死者会怎么样呢?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似乎古埃及人也不太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大概就饿死了吧?若真的是这样,古埃及人似乎也没人能真的得到永生。

         不过我们看到在古埃及人墓葬中,尤其是贵族墓中会囤积大量的食物和珍宝,可能是供主人死后使用。当然这还远远达不到永生的程度,所以墓葬中陪葬的还有很多人物小雕像,主要是一些管家和劳作的奴隶的形象,如下如酿酒的女奴的作品。古埃及人认为这些雕像可以被魔法激活,在天堂给死者充当奴隶或管家,为死者持续不断的提供的生活给养品。而墓室中死者的雕像或可以替代木乃伊,让死者的巴在木乃伊损毁后居住。有了这样的防备措施,埃及人似乎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享受死后的生活了。

女奴小像,藏于开罗埃及博物馆

         有人可能会有“太麻烦了!直接设定成卡不需要任何能量就能永生多好?”的疑问。不过你要考虑到,从贩卖《亡灵书》到制作木乃伊,到制作各种丧葬用品,再到举行开口仪式和丧葬基金的运作,这一条龙服务究竟养活了多少祭司与从业者。所以说割韭菜什么的真就是人类社会的优良传统,三四千年前已是如此,而且当时即便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也难逃被割的命运。最后埃及人从永生中得到什么呢?富人们的期望是在人俑奴隶的服侍下享受着和人间差不多的奢华永生,至于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农民,在他们的想象中天堂生活依然是永恒的劳作,只不过不再需要为应对自然灾害和税务官剥削而愁眉不展,天堂粮食随便种一种就会与人一样高,这似乎是埃及底层劳动者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生活……

参考书目:张赫名著,《古代埃及的王权演变与丧葬习俗》,方志出版社颜海英著,《守望和谐:古埃及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李模著,《古代埃及祭司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蒲慕州著,《古埃及文化史》,安徽文艺出版社圣书体文字及其读音来自英文维基词条“List of Egyptian hieroglyphs”(埃及象形文字列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